公辦幼兒園黨建工作調查與思考
時間:2023-02-21 09:57:33 來源:達達文檔網 本文已影響 人
公辦幼兒園黨建工作調查與思考
公辦園黨組織要精準探尋黨建融入幼教工作的切入點,組織開展“黨團員上講臺”的工作交流活動,促進教職工對黨建與業務工作融合的思考和經驗交流;要結合“師帶徒”工作開展黨員掛鉤幫帶,讓黨員與非黨員結對共學、共同發展,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作用,為全園教職工做好表率;以下是達達文檔網分享的內容,歡迎閱讀與借鑒。
前段時間,人教版數學教材的配圖沖上微博熱搜頭條,引發了輿論的巨大反響,一時間,“陰謀論”“意識形態斗爭”等說法甚囂塵上,讓人不寒而栗。教育承載著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希望,一旦被任何可能的、不良的企圖所染指、破壞,造成的后果是無法想象的。這次的事件給我們敲響了一個警鐘,那就是一定要高度重視和關注兒童意識形態領域,要采取有力舉措加強對兒童的教育引導,讓他們能夠健康成長為愛黨愛國愛社會的棟梁之才,接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接力棒。為此,以公辦園中的教辦園、集體園為調查研究對象,對于幼兒園黨建工作情況進行了調查研究。
01 當前幼兒園黨的建設工作現狀
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初,就將教育作為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教育堅持服從和服務于黨和國家的工作大局,為推動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的不斷提升,培養了一批批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奠定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堅實基礎。xx年中央組織部、教育部黨組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強中小學校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明確提出該意見適用于公辦中小學校(含中等職業學校)、公辦幼兒園參照執行。從實際調研情況看,當前公辦園黨建工作呈現出三個特點:
一是組織架構較為齊全
公辦園一般以教育部門或機關單位為辦學主體,教師隊伍相對穩定,除少數外聘教師外,大部分為編制內教職員工。公辦園黨組織以黨支部為主,領導班子成員多為黨支部委員,支部書記一般由園長兼任,少數大型公辦園設立專職黨支部書記;上級主管機構給予幼兒園黨員發展指標較為充裕,能夠滿足幼兒園黨員發展的現實需要,公辦園黨員人數普遍多于同等規模的民辦園;部分黨員較多的幼兒園不僅成立了支委會,還成立了黨小組,組織架構層級清晰。
二是黨建制度落實較為扎實
公辦園作為享受財政撥款的辦學機構,上級主管部門對幼兒園黨建工作有著明確的考核指標和工作要求,還會結合年度工作考評、日常檢查進行督促指導,對于推動幼兒園黨建工作有效落實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公辦園黨組織及其黨員領導干部對于黨建工作有一定認識,能夠緊密結合自身實際落實“三會一課”、主題黨日、談心談話等工作制度;公辦園開展的各類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群團活動,能夠突出黨建主題,具有鮮明的工作特色。
三是黨組織作用發揮較為顯著
公辦園黨組織能夠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團結帶領教職員工,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履行保育教育基本職責,在政治建設、師德師風等方面起到良好的教育引導作用;能夠及時組織黨員集中學習黨的最新政治理論知識,組織黨員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重溫入黨誓詞等活動,使黨員時刻不忘黨員身份、權利和義務,強化黨性修養;能夠主動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抓好黨風黨紀教育和廉政教育,抓好教職員工的師德師風教育,為幼兒園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02 當前公辦園黨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幼兒園作為教育啟蒙的重要場所,作為踐行“辦好人民滿意教育”初心使命的“前沿陣地”,加強黨的建設同樣刻不容緩,調研中發現,還有一些需要關注和解決的問題。
一是黨建工作與學前教育工作融合度不高
有的公辦園認為發展主要靠教科研工作、園本課程建設、課題攻關和軟硬件設施等方面,把黨建工作作為務虛的工作來抓,沒有將做好黨建工作擺到落實“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重要位置;有的公辦園黨組織缺乏統籌思維,沒有將學前教育工作和黨建工作同部署、共推進,不善于研究學前教育與黨建工作相結合的方法措施;有的公辦園黨組織把黨建工作部署簡化為開會、學習和交黨費,開展黨的組織生活、談心談話流于形式,組織生活僅限于落實“三會一課”,形式呆板,內容缺乏針對性和吸引力,沒有起到凝心聚力的作用;有的公辦園黨組織黨建工作考核落實不力,缺乏完善的正向激勵和責任追究機制,黨建考核結果與評比表彰、選樹典型、問題整改、教師選任等方面結合不緊密,影響了黨員爭先創優的動力。
二是黨建人才隊伍建設不強
公辦園從事黨務工作人員多為一線教師,除了部分專職黨支部書記外,其他都是兼職工作人員,這些兼職黨務工作的教師參加上級專業培訓的機會有限,從事黨務工作時往往有“腳踩西瓜皮”的問題,難以勝任崗位需要;黨建工作的政治性、理論性較強,往往觸及教師的知識盲區,同時教師的專業素養、課程建設等方面的工作壓力較大,對于黨務知識的學習難以聚焦攻關,最終導致學習內驅力不夠、黨務工作的精準度難以得到保證;公辦園黨組織對于黨務工作人員選拔配備不夠重視,缺乏黨務專業化人才培養機制,存在黨務當副業、隊伍不穩定、人崗不相適等問題,特別是缺乏對黨務工作者的激勵機制,導致“人心思走”現象一定程度存在;在黨員發展工作中,往往比較重視新黨員,但卻忽視了老黨員的再教育、再提升,對于黨員的教育管理和培養使用上缺乏整體規劃,一定程度上影響幼兒園黨員隊伍的整體質量。
三是對于推動黨建工作成效向幼兒延伸不夠到位
幼兒園是保證幼兒健康成長的重要陣地,不少公辦園黨組織片面認為黨建工作的主體是教職工群體,沒有將黨建工作向幼兒群體延伸;幼兒教育重點關注于習慣養成、社交語言、生活自理、綜合學習、行為規范等方面,對于如何通過開展黨建工作培養幼兒“愛黨愛國愛社會”的思考不全、研究不深、措施不多,不少公辦園還停留在學唱國歌、認識國旗的層面,對于發展幼兒的愛國主義情感,引導幼兒形成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感,萌發長大以后為祖國作貢獻的強烈愿望上還有一定提升空間。
03 加強公辦園黨建工作的幾點思考
幼兒是一個國家、一個文明的未來,公辦園的啟蒙教育更是關乎著一個民族的發展方向,只有將黨建工作抓實抓細抓到位,才能從小培樹幼兒的精氣神,筑牢中華民族的根和魂。公辦園作為國民教育體系的基礎,一定要將黨建工作融入和體現到學生德育和教師思想政治工作中去,以務實舉措保證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落實好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第一,要著眼“國之大者”,加強政治引領
公辦園黨組織要強化政治功能,發揮政治核心作用,推動公辦園依法建園,監督教師依法執教,確保辦學理念、辦學思想、辦學方向、辦學特色等方面堅決落實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要堅持把支委會、黨員大會作為研究“三重一大”事項、班子建設、選人用人、教職工監督管理以及幼兒園發展方向和路徑等事宜的前置程序,做到兼聽并蓄,切實發揮黨組織把關定向的職能作用;教育部門和辦園單位要加強組織領導,完善監督激勵機制,從政策、資金、物資等方面落實配套措施,為公辦園的黨建工作落實進行監督指導和服務保障;要充分發揮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動員組織黨員和師生積極參與幼兒園中心任務和重點工作。
第二,要堅持與時俱進,提升工作實效
公辦園黨組織要緊密結合幼兒園實際,創新工作載體,貼近幼兒教育的改革與發展,把黨的領導貫穿到幼兒教育發展的全過程。要堅定“以人為本”的理念,積極轉變教育理念和工作觀念,創設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園文化;要突出“幼兒教育需要什么,黨建就重點服務什么”的工作理念,及時開展理論研討,為幼兒教育工作凝心聚力;要發揮黨組織的紅色示范引領作用,創新開展以“1+N”方式共建“黨建聯盟園”,構建互帶互助、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共同發展的黨建工作新格局;要積極創建黨建工作品牌,將品牌建設、制度落實、教師素質提升有機結合起來,凝聚黨建合力。
第三,要完善制度規定,推動黨建融合
公辦園黨組織要建立園長辦公會、黨組織書記辦公會制度,實行分級、分類決策和管理,構建科學工作機制;要推進實施園長(書記)“一把手”負責制,切實加強黨組織書記、委員、黨小組長的管黨意識和履行黨建工作職責的責任意識,明確工作責任,做好工作督查,在提升黨建工作質量的同時,確保幼兒教育符合國家的法律法規,符合素質教育要求;要將幼兒教育工作中的重難點作為黨建工作的攻克點,列入重大事項研究清單,實現目標同向、責任共擔、合力共為;要推進“雙掛鉤”考核,把教育任務完成情況納入黨建考核,把黨建工作完成情況納入績效評價,實現黨建與幼教的深度融合。
第四,要強化學思踐悟,建設過硬隊伍
公辦園黨組織要精準探尋黨建融入幼教工作的切入點,組織開展“黨團員上講臺”的工作交流活動,促進教職工對黨建與業務工作融合的思考和經驗交流;要結合“師帶徒”工作開展黨員掛鉤幫帶,讓黨員與非黨員結對共學、共同發展,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作用,為全園教職工做好表率;要堅持把黨員示范引領融入崗位、貫穿日常,設立黨員責任區、黨員示范崗,開展黨員突擊隊、黨員亮身份、黨員爭先創優等活動,使黨員教職工行有方向、干有標準、沖有動力;要抓好黨員“入口關”,嚴格按照發展黨員的標準和要求,將優秀的同志吸收到黨員隊伍中來,讓每名黨員都成為幼教事業的一面旗幟。
第五,要增強愛國主義教育,營造濃厚氛圍
公辦園黨組織要把愛國主義教育寓于語言、美術、科學等教學活動中,讓幼兒能夠正確認識祖國的悠久歷史、地大物博和發明創造;要優化教育環境創設和利用,在幼兒活動空間布置愛國主義宣傳畫、傳統節日畫冊、中國地圖圖表等,讓幼兒在潛移默化中得到精神洗禮和人文熏陶;要積極教育引導幼兒家庭與幼兒園同頻共振,在家園共育中組織家長和幼兒觀看和學習正能量的影片、畫冊和賽事,提高愛國主義教育的深度和廣度;要將儀式教育作為體系工程,將“禮”的元素與培養“人”的目標結合起來,將“八禮四儀”融入到各項活動中,讓愛國主義教育一以貫之、達到實效;要教育引導黨員教職工佩戴黨徽亮身份,共同為幼兒創設一個黨員光榮、黨員優秀的氛圍,讓幼兒從小對中國共產黨心有所往、行有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