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黨建工作探索研究優秀范文
時間:2023-02-21 09:43:49 來源:達達文檔網 本文已影響 人
中小學黨建工作探索研究優秀范文
黨建為學校注入了思想和文化的活力,學校發展為黨建提供了舞臺和載體。學校教育要強化“黨建+”意識,以黨建為引領,重構育人模式,實現學校黨建與學校教育相輔相成,融為一體。以下是達達文檔網分享的內容,歡迎閱讀與借鑒。
當下中小學黨建普遍存在“重業務,輕黨建”“重形式,輕實效”“重教師,輕學生”的現象,未能充分發揮黨建育人的作用。同時在素質教育和“雙減”背景下,做好小學教育工作改革,實現全面素質教育目標成為學校的主要發展方向。在這一過程中,黨建工作作為保證學校健康發展的關鍵性工作內容,其必須要在了解學校教育能力和辦學宗旨的基礎上,為學校指明發展道路,并通過自身工作的改革創新,帶給學生更優質的學習體驗。在落實以生為本理念的基礎上,進一步實現素質教育目標,為推動中小學教育事業的發展提供支持。
一、如何實現教育教學與黨建工作相交融?
十九大報告把“建設教育強國”確定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并要求“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這是黨中央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事業做出的重大決策,為促進教育改革發展以及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
中小學是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進行系統而專業的影響。中小學承擔著為社會輸送符合社會需求的各級各類人才的職能,其辦學思想、培養目標、教育內容、教育手段、教育評價、教育資源等諸方面都深刻地受著社會需求的影響。出生于且植根于社會主義中國的中小學,天然具有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和辦學性質。在學校教育中,重視并加強黨建,以黨建來引領和夯實育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這是社會主義中國的學校的本質要求。
二、如何實現立德樹人與黨建工作相交融?
“立德樹人”是學校的根本任務、工作主線和評價標準,中小學教育是“以樹人為核心,以立德為根本”,那么“立什么德”“樹什么人”就成為每一位教育人所要思考和回答的問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抓好黨建工作本身就是學校的應有之義。然而,學校教育客觀存在黨建與育人“兩張皮”的問題,之所以如此,除了政治站位不高的思想認識問題外,還源于沒有充分認識到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歷史、信仰追求和工作方法等本身具有豐富的教育價值,是重要的教育資源。“圍繞育人抓黨建抓好黨建促育人”,把黨建和育人有機融合在學校教育之中是立德樹人的現實之路,學校教育要主動自覺地挖掘和彰顯黨建的教育價值。
對學生進行黨史教育,不僅僅是以史鑒今,不僅僅是堅定和擁護黨的領導,還有利于學生學會對人民的摯愛,對信仰的執著,對困難的堅韌,對同學的團結等等,這本身就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學校教育引導學生把精神寄托和人生追求系于中國共產黨的時候,就把祖國和人民就裝進自己的心田和靈魂之中。此時學生成長就是以責任和使命作為內在動力,而不是享樂和名利作為內在動力。當把“小我”融入“大我”之中,“扣好人生的第一??圩?rdquo;后,這種信仰的力量就轉化為成長的力量、學習的力量、工作的力量,從而克服萬般艱險,戰勝無數挑戰而矢志不渝,百折不撓。
三、如何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黨建工作相交融?
24個字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學校、進學生、進課堂,就是我們當前中小學黨建工作最為重要和核心任務。
?。ㄒ唬┞鋵崅鹘y文化地位,構建人文書香校園。在素質教育發展
背景下,落實傳統文化的地位,實現對學生傳統文化傳承能力的培養,成為學校教育的重要任務,這要求我們必須要在了解校園發展需求的前提下,通過對傳統文化的有效融入,來實現對人文書香校園的有效構建,并為學生的傳統文化素養培養提供助力。
?。ǘ┘訌娂t色基因建設,培養學生愛國精神。在校園建設環節中,加強紅色基因內容的融入,能夠讓學生更為全面地認識和感受到黨在中國革命、建設和新時代的關鍵作用,這對于樹立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念,培養學生愛國精神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我們要讓紅色基因進入校園,成為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關鍵性引導內容,由此來進一步落實黨建工作的地位。
?。ㄈ娀掠秊橹骼砟?,促進學生“五育并舉”。在教育工作中,落實“五育并舉”理念是推動學校教育發展的關鍵。在工作中,我們必須要發揮出黨建工作的指導作用,在結合校園實際情況的基礎上,開展以學生為核心的德育工作,讓德育成為學校當中最關鍵的教育內容,在幫助學生實現道德素質水平提升的同時,為更好地實現“五育并舉”教育目標提供支持。
?。ㄋ模┴S富學生課余活動,強化學生綜合素養。對于中小學而言,想要發揮出自己的教育作用,就必須要明白教育不僅是育智,還包括育德、育人等多個方面,所以為了更好地實現素質教育目標,我們必須要改變傳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讓學生的學習不再局限于課堂之上,而是能夠走出去,讓他們在探知世界的同時得以成長。
四、如何實現中小學黨建工作與新模式相交融?
黨建為學校注入了思想和文化的活力,學校發展為黨建提供了舞臺和載體。學校教育要強化“黨建+”意識,以黨建為引領,重構育人模式,實現學校黨建與學校教育相輔相成,融為一體。
?。ㄒ唬h建融入培養和造就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和建設者的總目標中。在中小學黨建工作中,堅持“以做人教育為基礎,以立志成才為主線”的德育框架,建設文明校園和法治校園,大力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立志成才教育、網絡文明教育、國學經典誦讀教育等,培養“有責任感,有思想會思考”的學生。
?。ǘh建融入隊伍建設引領教書育人。在工作實際中,要切實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做到“黨建引領強,教書育人好”,包括師德方面,以黨性為師德鑄魂;師風方面,以黨紀來廉潔從教;師能方面,樹先進育四有教師。黨員教師是關鍵少數,黨性強則師強,以強化“我是一名人民教師,更是一名共產黨員”意識。
?。ㄈh建融入課程體系培育核心素養。課程是學生在校學習的跑道和菜單,是學校教育展開的主渠道。黨建育人也要植根于和著力于課程開發和實施才有根基,才有力量,才有活力。首先,借助黨校、團校和隊校開發主題校本課程。其次,利用學校各種平臺推送系統及時宣傳黨和國家的重大活動、政策方略和英雄人物,進行教育。第三,加強在學科教學中滲透黨建理論和思想,特別是加強語文、歷史、英語、政治等學科教學的思想把關。第四,站穩站牢主題板報、主題班團會、升旗儀式、校報??汝嚨?,開展各種各樣的主題宣講和學習活動。
?。ㄋ模h建融入教育活動塑造精神氣質。黨建育人是立體的,鮮活的,活動的,要走出“板著面孔說教”的僵化教育方式,采用青少年喜聞樂見的方式。首先,立足“立志成才”開展主題教育活動、藝術節、社團活動周、“我們的祖國”主題活動月等活動。其次,立足校外開展走進社區、工廠、企業、醫院等進行體驗和社會調查,了解國情,融入社會,增強家國情懷和愛國熱情。第三,學校領導親自上黨課、上團課和作報告,并廣泛邀請校外專家給學生做主題報告。